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设单位    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     全国高校就业50强单位  

职业教育活动月

首页    /    正文

科研处开展“职业教育科技兴农展示”科研成果推介系列活动(三)

2025-05-14  点击:[]  来源:科研处


万州区生猪产业技术集成

成果简介

1.科技项目。围绕万州区百万头生猪生态养殖项目,以重庆市科技局、万州区科技局项目为支撑,先后开展了“三峡库区规模猪场粪污异位发酵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”“猪中药复方多糖免疫调节剂的开发与应用”“基于宏基因组的猪粪污全量发酵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研究”等13项省级、区级科研项目,承担万州区农委委托项目,集成攻关了生猪粪污异位发酵处理、液态饲喂发酵饲料、动物疫病检测管理等一批关键技术。

2.团队建设。组建了“生猪低碳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科研创新团队”,建成了重庆市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万州试验站。

3.人才培养。近5年内为万州区生猪产业累计输送技术人才近600人,其中毕业生留万266人。

4.服务产业。与重庆万州德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了动物疫病检测中心(生猪疫病监测中心),每日开展来自整个万州区的疫病检测2000余份样品;承担了生猪产业技能提升项目,深入8个乡镇开展下沉式培训,组织了2次规模养殖场从业人员培训,建立了线上培训平台,共培训了近2000名从业人员和在校大学生,为万州德康等企业培养了100余名毕业生,建设了万州区兽医社会化实验室,每天开展血清样品监测600份样,建立了养殖设备维护保养中心,引进了生猪养殖前沿先进设备近100万元。

5.平台建设。与万州德康共同建立万州区生猪种质资源技术创新中心,正在申报重庆市现代畜牧应用技术推广中心,计划针对万州区种猪选育,与重庆大学三峡医院共同建立动物胚胎实验室,开展种猪选育、动物胚胎等方面的科研和技术推广应用;邀请中国工程院印遇龙院士团队到万州指导生猪产业发展。

合作单位

重庆万州德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;重庆市畜牧科学院;重庆市万州区畜牧产业发展中心。

转化形式具体转化落户企业

共建动物疫病检测中心转化形式主要是通过技术支持,专业教师、博士、科研助理等专业教师指导企业人员,高效、规范完成生猪疫病的采样、检测、分析等项目;落户于重庆万州区德康农牧集团有限公司。

国家现代猪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主要通过资源共享、互利共赢的方式,通过与企业合作交流,分享先进技术,资源共享,共同培养现代畜牧技术技能人才。落户于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。

生猪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主要通过与重庆畜科院、万州区发展中心开展生猪万州规模化养殖场的品种选择、营养与饲料应用情况、饲养技术、猪群管理、防疫技术、临床诊疗、废弃物处理技术、病死猪处理模式等项目研究,落户于重庆畜科院。

应用效果

动物疫病检测中心(生猪疫病监测中心)服务于万州区德康服务60个规模化猪场,全面掌握生猪疫病动态,提高生猪疫病预警能力,同比减少近30%的疫病损失。

生猪粪污异位发酵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每年可产生约25万吨有机肥,替代50万亩土地化肥使用。液态饲喂发酵饲料技术全面提高生猪生长性能、改善消化、减少抗营养因子和呼吸道疾病风险,每年生猪出栏率提升1.8%,直接经济效益1100余万元。

累计开展生猪方面技术培训近2万人次,近100名毕业生入职万州德康;在高粱天鹅村建立了“生猪生态养殖科研基地”,进行技术研发及示范2项;累计派遣科技特派员近百名,帮助农户、企业解决技术问题8000余个;开发了重庆市地方标准《黑水虻处理猪粪技术规程》《呼吸袋法生猪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程》2项。

主编出版了“十四五时期”国家重点出版物《面向2035: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丛书》,将万州区粪污治理及疫病防控进行了介绍。

 国家现代猪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全国范围内带动更多高等学校、科研院所和广大养猪企业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、加快推进产教融合,受到企业和高校的高度评价。